催淚電影院partⅡ本土篇
●從《搭錯車》到《海峽兩岸》
《海峽兩岸》最感人的一刻就是大陸太太要回去的前一晚,電影裡安排年紀比孫越大的王萊,在一個陰暗的房間裡,開始憶及當年如何嫁給這個半大不小的男孩子,然後失散四十年;以及她們母女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活過來,歷經冷暖,更是對人生無常、時局殘酷的長吁短嘆。
(87/11/30)
很少港片裡會出現台灣電影,但是《搭錯車》是個例外。至少我就記得在一部賀歲港片《八星報喜》裡面,為了表現馮寶寶和黃百鳴進戲院看電影,兩人都易感到淚流滿面的情節,導演就安排了他們看的電影是虞戡平所導的台灣電影─《搭錯車》,證明這部電影可是催淚催到香港都家喻戶曉。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孫越叔叔的轉型代表作,過去擅演反派的他,這次變成一個拾荒老人,把女兒劉瑞琪養大到成為名歌星,結果反而女兒的忙碌與忽略,使得看似苦盡甘來的父親,一樣落得孤老的命運,僅靠著鄰家好心的阿姨江霞與他互相扶持。
電影的故事很通俗易懂,簡單論之就是一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喟嘆。尾戲是最讓人記憶猶新的,大紅大紫的劉瑞琪在開演唱會,親眼看到女兒成功的老爸爸卻發病了,此時蘇苪的歌聲吶喊著動人的「酒矸通賣某」,電影畫面用交叉剪接,一方面女兒穿著表演服從舞台奔向醫院,一面交錯剪進孫越躺在病床上,江霞在旁嗚咽的畫面,歌聲越大,畫面剪接地越急促,最後天人永隔的遺憾,配合著天衣無縫的歌詞,著實讓觀眾們莫不潸然淚下啊!
《搭錯車》的人倫題材,是最容易打動台灣觀眾的,後來孫越一連不少類同外省老兵的形象角色,都算是這部受歡迎的電影造成的影響。孫越不但因此片鹹魚翻身,唱多首主題曲的蘇苪也憑著優異的歌藝一炮而紅。電影與音樂相互交織感染的力量有多強大,光憶及那時在戲院裡的啜泣聲如何此起彼落,就可以窺得一二了。
導演虞戡平專擅這種通俗劇的情節,加上吳念真的劇本功力(請注意,以上《期待你長大》和《魯冰花》都是他的劇本),香港投資的《搭》片就變成了紅遍港台的親情倫理大悲劇。後來幾乎原班男女主角的孫越、江霞,加上藍心湄,虞戡平又拍了一部《台北神話》,講一個娃娃車司機退休前一天,決心帶小朋友們出去好好玩一天,竟被弄成綁架案的荒謬結果。
電影雖不如《搭》片那麼有力道,但是演員精湛的演出,尤其最後孫越被警察捉去時卻還要跟小朋友扯謊玩躲貓貓(有點像《美麗人生》),還是頗令人鼻酸的。
88年的《海峽兩岸》,算是虞戡平另一部話題之作,它是第一部正式以兩岸開放探親為主題的電影,描述孫越和他的台灣太太江霞、兒子庹宗華一起到香港與大陸的老婆王萊與女兒林翠見面。當然免不了出現多年不見的激動、尷尬與衝突,尤其是心有不甘的女兒林翠與變成小老婆而不是滋味的江霞,兩個人劍拔弩張地針鋒相對。電影就在這種無奈的時代距離下漸漸推展。
最感人的一刻就是在大陸太太要回去的前一晚,電影裡安排年紀比孫越大的王萊,在一個陰暗的房間裡,開始憶及當年如何嫁給這個半大不小的男孩子,然後失散四十年;以及她們母女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活過來,歷經冷暖,更是對人生無常、時局殘酷的長吁短嘆。
王萊哀而不怨地娓娓道來,字字血淚,也不大號大哭,爐火純青的表演,真是牽動人心,引人為之掬一把熱淚。每次即使是在電影頻道看到這場戲,都讓我難過到眼淚汨汨地落下,畢竟這種相隔不能相見的痛,可要隱忍四十年啊!
到了火車站的分別,不論是林翠突如其來的跪地哭訴自己未能侍奉爹爹,或是江霞在火車離去前聲聲「大姊!大姊」的哽咽,都又讓人眼睛溼了又乾,乾了又溼。哎,這等親情牽繫的生離死別,可是人世間最大的悲哀啊!
虞戡平在吳念真紮實的劇本與演員精準演技的配合之下,使得這部電影保有最原始的感人力量。好久沒見到他有新的作品面世,可能台灣電影在頂尖的藝術殿堂與俗不可耐的嬉鬧搞笑兩個層次之外,獨缺大量這種中間地帶的雅俗共賞之作。我想,這個問題不是只有廣發輔導金和怪罪創作者,就能完美解決的。別理它,盡情地感動,哭吧!
◆ 《搭錯車》(1983,台)
導演:虞戡平
編劇:吳念真、黃百鳴
演員:劉瑞琪、孫越、江霞、吳少剛、李立群、 小戽斗
(台灣已映,已發行錄影帶)
◆ 《海峽兩岸》(1988,台)
導演:虞戡平
編劇:吳念真、虞戡平
演員:孫越、江霞、王萊、林翠、庹宗華、林秀玲
(台灣已映,已發行錄影帶)
●前言:「含淚」的感謝
●印象中有不少可憐的小孩......
●從《搭錯車》到《海峽兩岸》
●《童年往事》裡的死亡與成長
電影鴉片館
文:steven